泉州
文化自然遗产在福建·泉州

文化自然遗产在福建·泉州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村落位于背山面水的山麓平坦地带,建筑分布于约3公顷(40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总建筑面积约16300平方米,占地约3万多平方米,建筑群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基本建造顺序由东部向西部,南北中轴线南偏西5度。

泉州中山路

泉州中山路

泉州中山路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地处泉州古城核心区,全长约2.5公里,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

金鱼巷

金鱼巷

金鱼巷富有闽南传统街巷魅力,南邻罗城城壕,东与中山路、泮宫、府文庙节点串联一片。

开元寺

开元寺

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地方政权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具有重要贡献。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它与安平桥、顺济桥遗址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

泉州文庙及学宫

泉州文庙及学宫

泉州府文庙是儒家祭祀场所和泉州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是泉州社会精英群体的象征。

万寿塔

万寿塔

万寿塔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六胜塔

六胜塔

六胜塔是石湖港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并有护佑商旅的作用。

石湖码

石湖码

石湖码头是泉州外港码头的珍稀物证,实证了宋元泉州优良的建港条件,它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元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

江口码头

江口码头

江口码头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是连接古城的水陆转运节点,与真武庙同为泉州城郊的重要内港“法石港”的遗存,反映了内港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

真武庙

真武庙

真武庙是宋元时期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也是古法石港的重要地标,为宋元时期商人群体从事海洋贸易的重要精神寄托。

天后宫

天后宫

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显著特点的产业结构,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内陆地区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其兴起受益于宋元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在发展过程中创烧出独特的白瓷产品,显示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本地制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巨型石雕像,是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体现了泉州港口依托农业帝国的独特历史文脉,反映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活跃的文化特征和港口的繁荣成就。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是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史迹,与清净寺共同见证了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动,反映了宋元泉州多元文化的交往与融合。

清净寺

清净寺

清净寺是泉州古城商业性城区中的伊斯兰教寺院,是宋元时期跨越重洋来泉州营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稀物证。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史迹,显现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其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为宋元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间广泛的价值观交流奠定了基础。

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外宗正司是1130年以来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

泉州市舶司遗址

泉州市舶司遗址

泉州市舶司设置于1087年,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对宋元泉州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贸易各参与方的共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反映出泉州港口依托于庞大帝国的独特属性。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

五店市建筑群

五店市建筑群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市老城区青阳,占地面积126亩,共有建筑106栋。

梧林传统村

梧林传统村

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位于泉州市晋江新塘街道西南部,背靠石鼓山,面临梧垵溪,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约2100人,旅居海外华侨1万余人,是晋江市最美乡村、闽南著名侨乡。

泉州市博物馆

泉州市博物馆

泉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1月,馆址座落于泉州清源山下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为国家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现有两个馆区:位于东湖旁的主馆区和位于开元寺院内的古船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1万平方米。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它与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等共同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

安平桥

安平桥

安平桥是泉州与国家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

文化之都多彩非遗

文化之都多彩非遗

泉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项:南音、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南派布袋戏)、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送王船。

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士族南迁入闽,唐末五代在泉州地区广泛流行。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泉州是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造船业十分发达,福船就是其经典船型。

泉州府文庙南音传习所

泉州府文庙南音传习所

南音,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由晋唐以来中原移民带入泉州,由泉州传播到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