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2021-07-19 16:14:25 来源: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内陆地区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其兴起受益于宋元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在发展过程中创烧出独特的白瓷产品,显示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本地制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德化窑位于泉州城西北约70公里的德化县,始于晚唐,在宋元海洋贸易发展的背景下获得重大发展,窑址遍布全县。其中德化县城周边的窑址分布最为集中,已调查发现宋元时期(10-14世纪)窑址29处。这一带生产的陶瓷可由陆路运输至南部永春县,再经晋江支流东溪运往泉州港口。尾林-内坂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西北,窑址分布于上寮溪的南北两岸,面积约12200平方米。考古工作已发现7座窑炉及部分作坊、废品堆积等窑业遗存。屈斗宫窑址位于德化县城浔中镇宝美山破寨山的南坡上,1976年经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处元代窑炉遗址。该窑为分室龙窑,是龙窑向阶级窑转化的过渡形式,反映了宋元时期窑炉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产品以青白瓷、白瓷为主。器型多以碗、盘、盒、洗、执壶、军持、瓶等日用器为主。在制作过程中流行刻花、划花、模印等多种装饰手法。德化窑的高足杯、粉盒、军持、壶、花瓶、碗等产品目前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区多有出土,并大量发现于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爪哇沉船、马来西亚丹戎新邦沉船、惹巴拉沉船等沉船遗址中,证实德化窑瓷器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外销产品。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