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美蕴育文化自信

2020-07-06 17:31:15 来源:福建日报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非遗进景区、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方式,展示独特的东方神韵、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传统技艺,让人们在对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多次调研活动中考察非遗项目、购买非遗产品,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关怀。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传统习俗、技艺正在失去曾经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衰落或消失的危险。从这个角度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大力强化保护,更要不断创新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真正地让非遗“活”起来,让人们可感、可知、可参与。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成为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展示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重要平台,全国人民共赏非遗保护成就、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节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大多数活动在线上开展,古老的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非遗技艺与产品频频“触网”,如此鲜活生动、富有情趣的画面,正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保护经费不足、保护意识不够、传承人接续不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何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这是良好造物的审美标准,也是非遗发展中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首先是解决“工于器”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其次是解决“匠于心”的问题,培养匠人精神、创作匠心作品。再次是解决“成于事”的问题,即以非遗之美树民族文化自信。

  植根于中华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深融于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印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是系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要发挥各级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也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让保护传承的观念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做到慎始如终、慎终追远,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摘自6月23日《中国文化报》发表的赵书军撰写的《非遗之美蕴育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