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传奇 跨越台湾海峡的石锛

2020-02-24 10:13:32 来源:福建日报

  前世传奇 跨越台湾海峡的石锛

讲述人 范雪春 (福建博物院研究员)

  大帽山与澎湖群岛同时代的史前遗址,具有相类似的文化传统,暗示着两岸间考古学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相当高明的航海技术和掌握一定水域潮水进退的知识,先民们可以自如地跨越台湾海峡。

  为研究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和南岛语族的起源等课题,自2001年以来,福建博物院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多次联合开展对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史前时代区域交流模式及航海术发展状况的研究。

  2002年11月至12月,福建博物院等机构对大帽山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又于2003年5月至7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这两次发掘获得了丰富的材料,不仅揭示了该遗址的年代、性质、文化内涵和当时的经济形态,而且为进一步的区域文化对比研究和建立闽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提供了一个标尺。

  具体来说,大帽山遗址是一处堆积比较单纯的海岛型贝丘遗址。其文化堆积虽遭破坏,但从遗物出土的状态观察,发掘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仍是原生堆积。可修复的陶器均集中出自小范围内,有的出土时仍可辨器形。所出陶片基本上保留原来破碎时的形状,类似特征亦见于出土的石锛和骨器上。相当数量的贝壳,尤其是靠近文化层底部的贝壳均完整,没有破损痕迹。

  因此,可以认定这两个文化层并没有经过后期人为的破坏。对出土遗物的分析还表明,大帽山遗址的文化内涵比较单纯,均为同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表明,大帽山遗址被废弃以后,后人没有再在这里继续生活过。这些现象,为准确判断该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年代提供了基础,根据碳十四年代测定距今4300年~4800年,与闽侯昙石山文化年代相当。

  当时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残片,仅11件陶纺轮完整,另复原陶罐、陶豆各1件。陶以夹砂陶为主,占总数84%以上,其次为泥质陶。夹砂陶以红褐色为最多,其次有黑灰色、浅棕色、浅黄色等,还出少量红色、浅黄色和黄色砂陶。砂陶的胎色与表色往往不同,夹心现象较普遍。胎色多为深灰色,胎心多羼杂石英砂、云母及贝屑。泥质陶器表陶色多样,有黑灰色、浅红色、红黄色、黄色、浅灰色、浅黄色、浅褐色等。陶胎胎色多与表色相同,也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胎中也普遍掺有石英砂、云母和贝屑。

  总体上,陶器类型较简单,盛行圜底器和圈足器。可辨器形主要有釡、罐、豆、盘、碗、纺轮等。据观察,陶器的制法,一般口、肩部似经慢轮修整,口沿内侧往往遗留有旋轮痕迹。底、腹部位则多属手制,因而在底、腹残片的内侧留有垫窝痕迹,致使器壁厚薄不均。圈足部分也多属轮制后再行衔接。陶器火候偏低,陶胎含细砂、云母片。

  素面陶的器表似都经湿手抹光。个别泥质陶的表面有磨光现象。陶器表面的装饰手法有拍印、压印、戳印、锥刺、刻划、堆贴、磨光和镂空等。其中以拍印绳纹最为常见,还有压印编织纹、短线纹、指甲纹、戳印或锥刺点状纹、刻划平行短线和曲折纹、堆贴附加堆纹和凸棱纹等。

  这些纹饰往往不是单一地施于某一器物上,而一件器物上又往往有多种纹饰的组合。压印纹多施于器物的口沿,部分器物的唇部见锯齿状纹,附加堆纹、凸棱多施于器物的腹部,指甲纹多见于器物底部,而镂空多见于器物的圈足部位。

  这些文化特征在闽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与东山县的苏峰山遗址、城安遗址和诏安县的腊州山遗址有着相似之处,表明它们可能属于闽南地区的同一个文化传统,或可称之为“大帽山文化”,与闽侯昙石山文化有诸多相似性。

  就文化面貌内涵特征而言,大帽山遗址与澎湖群岛上的锁港遗址的陶器,有较多的相似性,如均以红陶或红褐陶为主,器类以豆、罐和釜为主,纹饰以绳纹、刻划纹和锯齿纹为主,少量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而石锛的物理化学成分分析,也与七美岛石器制造场相同。

  根据目前的考古材料,有证据表明,福建东南沿海一带的史前先民,从福建沿海顺着季风到达台湾,经由台湾扩散至菲律宾之后再往太平洋、印度洋各岛屿迁徙定居。从东山县东门屿发现的史前太阳纹岩画遗迹和大帽山贝丘遗址等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上,都有着与南岛语族居民相类似的文化和生活印迹,从而说明大帽山文化同样属于早期的南岛语族文化之一。